岳西: “童”學中草藥知識
“這是什么?”“是絲瓜,對啦。絲瓜的絡(luò)、皮、子均可藥用。”“花露水里有一種中藥,叫金銀花,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”“我們常吃的冰糖葫蘆是由山楂做成的,山楂也是一種中藥,能消食健胃。”7月9日,在岳西縣中醫(yī)院四樓大會議室,由醫(yī)院職工子女組成的暑期中醫(yī)體驗營,小朋友們正一起“童”學中草藥知識。
中草藥是祖國醫(yī)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華民族的瑰寶,是悠悠五千年文化歷史的見證,同時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。課堂上,志愿者老師利用圖片、文字、視頻相結(jié)合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小朋友介紹常見的中草藥。展示蠶也是一種中藥時,小朋友們紛紛驚呼,“蠶寶寶也能入藥啊。”播放視頻介紹蟬蛻的形成及作用,小朋友們驚嘆,“太神奇了。”
“岳西被譽為‘江北藥庫’,是全國六大中藥材生產(chǎn)基地之一。全縣野生和人工培植中藥材1010種,其中茯苓、天麻、靈芝被列為十大皖藥產(chǎn)業(yè)示范基地。”老師又介紹了好幾種岳西本地常見藥材,如厚樸瓜蔞、桔梗、百合、葛根等,讓小朋友們對本土豐富的中藥資源感到自豪,同時出奇一致地好奇:“原來中藥就在我們身邊呀。”
接著,小朋友們在岳西名老中醫(yī)張德喜爺爺?shù)?/span>帶領(lǐng)下通過中草藥實物,看外形、聞氣味、嘗味道、聽介紹,零距離、多感官、全方位了解中草藥。小朋友們在充滿趣味性互動中,感受“一株小草享譽世界,一縷藥香跨越古今”的奧秘。
小時候的熏陶,一生都可能受益。“中醫(yī)藥文化的傳承需要從娃娃們抓起,我們醫(yī)院不僅承擔著立德樹人的任務(wù),還肩負著傳承與弘揚寶貴的中華醫(yī)藥文化的重任,暑期中醫(yī)體驗營上的小課堂值得稱贊。”張德喜說。
(撰稿:馮潤青 審核:陳靜 簽發(fā):許海)